“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始。”
——韦应物《观田家诗》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
百草回芽,春意渐浓
田间地头,人勤早春
兰州各区县的农民们也抓紧时间
纷纷忙碌了起来~
红古区:忙碌景象宛如一幅画
三月的红古,人勤春早。3月3日早上8点多,花庄镇的设施农业温室大棚里,就开始忙忙碌碌。蔬菜种植大户甘宪明,忙活着育芹菜、茄子苗。他说,育苗计划30万株,只为不耽误夏菜栽培,这样一来,也就误不了成品蔬菜的如期上市。
抓牢“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该区今年加强了对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生产主体的支持力度。据介绍,该区统筹辖区内主要经营主体规模,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安排品种结构、上市期,利用“线上订单、线下配送”的经营模式,充分保障新鲜蔬菜、新鲜水果、肉蛋奶等生活必需品均衡供应。
连日来,在认真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该区积极引导农户调整产业结构,狠抓春播蔬菜生产管理、蔬菜育苗、质量安全检测。据介绍,截至目前,蔬菜播种面积达亩,其中:日光温室亩、塑料大棚及小拱棚亩、露地蔬菜亩,繁育蔬菜苗多万株。预计后续蔬菜播种面积将达到5.5万亩,其中直播面积3.5万亩,以娃娃菜、笋子、叶菜为主,育苗移栽面积2万亩,以甘蓝、松花、菜花、芹菜、番茄等品种为主。
在扎实做好春播蔬菜的同时,红古区加强了对越冬作物苗情的监测调查。据介绍,今年,在全区0.13万亩冬小麦中,一类苗占0.02万亩,二类苗0.1万亩,三类苗0.01万亩,目前长势良好。来自该区农业农村局的一组数据显示,目前,已完成果树修剪0.87万亩,维修、保养、调试拖拉机、微耕机等农业机械台,投入各类拖拉机、农机具台。全区储备化肥吨,占春播总需量吨的%;农膜吨,占%;农药21吨,占%。储备玉米杂交种32.5吨、占%,小麦种子75吨,占%。储备有机肥12万吨,占12%,春耕物资准备充分。
为让农田旺起来,连年来,红古区优化调整农业结构,持续加大了“三品一标”认证力度,并不断深化“三变”改革,旨在完善现代经营体系,积极向特色规模挖潜力,向坪台地开发拓空间,加快坪台地综合开发利用,推动农业提质、农村进步、农民增收。
为此,该区为三农拧上一根“保险丝”。据介绍,今年,该区严格落实金融领域扶持农业产业化贷款政策,加强金融系统扶持“三农”工作力度,对市场前景广、经营效益好、投资风险小的农业经营主体给予金融扶持。区农业农村、财政、金融部门推动特色农业保险“提标、扩面、增品”,积极开展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天气指数保险等创新型保险,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扩大奶牛、肉羊、设施农业、高原夏菜等地方性政策保险推广覆盖范围,增加农业保险品种,鼓励新型农业经营和广大农户积极投保。
永登县:不误农时期待秋丰收
百草回芽,春意渐浓,正是播种希望的好时节。日前,永登县柳树镇涧沟村村民柳生林在自家地里忙活,他身后的一大块土地已经种上了蒜苗。
记者走访时看到,涧沟村村庄周边的土地上,村民们已经开始了一年的春耕。“这两天天气很好,正是春耕的好时候。蒜苗病虫害少,收入好。”柳生林拍打着身上的尘土说,去年流转了村民的土地,种了20亩蒜苗,收入不错,今年计划种植30亩。
“今年全村计划种植蒜苗亩。”涧沟村党支部书记罗义忠介绍,近年来,柳树镇党委、政府注重特色产品的培育,结合实际发展“一村一品”特色农业,针对蒜苗种植等强化技术培训,拓展销售沟道,提高了种植户的积极性,有效提升了产业优势,品牌效应已显成效。
柳树镇镇长撖元年介绍,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实际,为确保群众春耕生产不受影响,该镇落实“统筹兼顾、凝聚众力,务实高效、不误农时”,提早谋划,包村领导和包村干部对各村墒情及时排摸,及早检修灌溉设备、维护渠道,确保2万多亩水浇地适时灌溉播种;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扩大双垄玉米、双垄洋芋和露地蔬菜、优质洋芋复种,确保农业增产。
同时,在持续落实好“十户联保、邻里守望”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柳树镇严格落实“绿色通道”制度,抽调镇农办干部会同供销社工作人员做好种子、化肥、农药、农膜、农机具等农业生产资料的准备供应工作,保证农资质量,保障生产所需。在备耕春耕生产期间,技术人员还通过电话、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