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一)青花菜霜霉病
霜霉病是青花菜的主要病害,保护地种植普遍发生,有的年份甚至造成毁灭性损失。
1.症状识别
叶片以老叶最易受害,出现边缘不明显的黄色病斑,逐渐扩大,因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或不规则黄褐色至黑褐色的病斑,叶背病斑上有黑褐色斑点,较为明显并稍突起,高湿时叶背面产生散状白色霉层,严重时叶片枯黄脱落。受害初期花球主轴和肉质花梗表皮内出现灰褐色斑点或斑块,多时连接成片。心髓部呈水渍状、褐色,天气潮湿时,主轴和花梗表面长村l白色霜霉。严重时花梗缩短,致使整个花球表面凹凸不平,基至花球表面也出现褐色坏死斑块,受害小花球逐渐褐腐。
2.发生规律
青花莱霜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菌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或以菌丝体在种株上越冬,通过风、雨传播,由气孔侵入。种子也可带菌引起幼苗受害。温度是受害的重要条件,病菌生长适温为20~24℃,当平均气温16℃左右时,叶片最易受害,高温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气温忽高忽低,温差较大,光照不足,空气湿度较大、植株表面结露的条件,常导致病害流行。花球发病的决定性因素是雨水,连续5天以上阴雨天气极易产引花球侵染,品种对病害的抗性不同。
3.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选择抗(耐)病品种。针对花球发病、目前可选用优秀、绿雄90等高抗品种,圣绿也具有一定的耐病性,而晚生圣绿为高感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避免与十字花科蔬菜连作。及时清理田间残留物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初侵染源。菜田深翻晒土,深沟高畦,沟渠畅通,雨后及时排水,严防大水漫灌,尽量降低田间湿度。
(2)药剂防治:用种子质量的0.3%的3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发病初期开始喷药,特别是花球再现蕾后遇连续阴雨天气更需喷药。常用药剂有58%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二)青花菜黑腐病
青花菜黑腐病是青花菜的重要病害,从苗期至结球期都发病、危害叶片和花球,造成减产,使花球失去商品价值。
1.症状识别
青花菜黑腐病苗期发病,子叶呈书水浸状,后迅速枯死或蔓延到真叶,发病初期,首先是从叶缘开始,叶边缘叶脉先端出现“V”字型黄(红)褐斑点,逐渐布满整个叶缘,外观形成一道圆弧形波状黄(红)褐色带。发病时若在5-10片真叶期,最下部叶片开始表现萎蔫变黄,随后整个植株逐渐凋萎。该病一旦发生,感染面积较大,危害极大。
2.发生规律
青花菜黑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病菌可在种子内或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通过种子和菜苗、农具及暴风雨传播,发病后病菌借雨水溅射或灌水等,进行扩散流行发病。高温高湿,连作地或偏施氮肥,发病重。土壤排水功能差,易造成大面积病害流行;轮作易于病菌重茬感染;氮肥施用量大,有机肥及钾肥和微量元素锌、锰等施用少,土壤缺素较重,植株抗病力减弱、且土壤微生物环境不平衡,有利于病菌存话虽繁殖。
3.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用52℃热水浸种2~3分钟,或用0.1%硫酸铜液浸种5分钟。发病严重的地块与非十字花科蔬菜实行2~3年轮作。改善土壤供、排水条件,增施有机肥。
(2)药剂防治:苗床消毒用~倍50%代森铵液喷湿土壤或倍多菌灵液浇灌苗床。发病初期用14%络氨铜水剂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倍液,或77%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0倍液,7~10天施药1次,连喷2~3次。
(三)青花菜根朽病
1.症状识别
主要为害幼苗子叶及幼茎,形成灰白色圆形或椭圆形斑,上散生很多黑色小粒点,严重时造成死苗。轻病苗定植后,主、侧根生紫黑色条形斑,或引起主、侧根腐朽、致地上部枯萎或死亡。该病有时侵染老叶形成带有黑色粒点的病斑。
2.发生规律
青花菜根朽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菌在种子、土壤或有机肥中的病株残体上或十字花科蔬菜种株上越冬,菌丝体在土中可存活2~3年,在种子内可存活3年。在田间主要靠雨水或昆虫传播蔓延。播种带病的种子、出苗时病菌直接侵染子叶而发病,后蔓延到幼茎,病菌从薄壁组织进入维管束中蔓延,致维管束变黑,育前期湿度大发病重,定植后天气潮湿多雨或雨后高温,该病易流行。
3.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从无病株上选留种子,采用50℃温水浸种20分钟。与非十字花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
(2)药剂防治:用种子重量0.4%的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发病初期喷洒60%多福可湿性粉剂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倍液,或70°八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倍液。每隔9天防治1次,防治1~2次。及时防治地下害虫。
(四)青花菜软腐病
软腐病是青花菜的重要病害。露地和保护地栽培中均有发生。
1.症状识别
多在花球形成后期发病,危害花球,也能危害主茎和叶片,发病部位先呈浸润透明状,之后病部变为褐色、软腐,生污白色细菌溢脓触惟有粘滑感,有恶臭味,主茎和叶片发病,多从采收后的伤口或受伤的吋开始发病,初在病部形成行绿色水渍状斑,很快向上下扩展成不规则形大斑,同时病组织变软溃烂,叶柄或植株倒塌,并散发出恶臭气味。
2.发生规律
青花菜软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病菌主要在田间病株、窖藏种株或土中未腐烂的病株残体及昆虫体内、肥料中越冬,通过雨水、灌溉水、昆虫、带菌肥料等媒介传播。所有引起伤口及影响伤口愈合的任何因素,均有利于发病与流行。
病菌发育温度为2~40℃,最适温度为25~30℃,病菌不耐光照和干燥。生长后期高温多雨,病虫及人为造成的伤口多,或花球内长时间积水,病害发生较重。地势低洼、积水、管理粗放,或前茬作物残体未彻底清除,就整地种植,病害发生重。
3.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实行与禾本科、豆科作物的轮作,避了免与葫芦科和十字花科蔬菜连作。收获后彻底清除植株残体,尽早翻地整地,促进病林残体腐烂分解。适时浇水施肥和防治虫害,减少各种伤口,发病后及时清除病株,并注意浇水。花球形成后适时采收,减少损失。
(2)药剂防治: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倍液,或77%氢氧化铜~倍液,在病害发生初期开始用药,每隔7~10天施药1次,连续防治2~3次。
你有什么想说的可以在下面多多的评论
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