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文渊语:
滥用这个词似乎都没有办法描述目前抗生素的现状。我觉得这篇文章确实非常适合我们的父母学习,特别是亲自照顾孩子的妈妈们。
我自己的老家在农村小镇,现在的抗生素不仅是滥用,而且是必用。我自己的一个侄子,一年到头都咳嗽,扁桃体炎,吃药根本不管用,只能输液,而且抗生素也越用越好,现在还不到6岁。不止是我侄子,我们镇上很多孩子都是一样的现状,而镇上的私人诊所一年到尾都是输液的孩子。
学过医的都知道,抗生素的滥用其实后果真的挺严重,它逐渐还会破坏人的免疫系统,降低人的抵抗力,最终导致人反复得病,还会产生耐药性。我们其实也常说: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这其实是一个常识,但因为很多父母的无知,只要孩子一生病就紧张,医院输液,赶紧让孩子病好起来。其实有些普通感冒根本不用用药,让孩子少吃一点,吃点清淡的,多喝水,休息,这些感冒自己就会好,而且这也是孩子产生抵抗力的一个过程。
在我国,虽然目前已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策法规,但抗生素的使用情况仍不容乐观。这不前天我们的学员群中,还有妈妈在讨论“宝宝感冒,没有做血常规,去医院医生开了抗生素,到底要不要吃?”的话题讨论~
在这里想说:尽管滥用抗生素的情况目前并没有在国内根本改善,但近几年,医院还是在合理利用抗生素的过程中做出了一些有效的探索。随着时间地推移,对抗生素的认知也在不断地更新,所以需要及时更正以往使用抗生素的错误观念。只要民众(尤其是妈妈)具备了基本的抗生素使用常识,才有可能有效地遏制抗生素滥用现象。
1讨论这个话题的背景
儿童是抗生素滥用的最大受害者,是抗生素应用的主要人群之一,且就诊前多服用过抗生素。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统计数据表明,在中国,有1/2的儿童一旦出现咳嗽、流鼻涕等症状,父母首先想到的就是使用抗生素。另据新华社报道的消息称,儿童哮喘病的增多就与滥用抗生素有关。由于儿童本身各器官发育不全,很容易受到伤害或者潜在残害儿童的身体器官。滥用抗生素最恶劣的影响是造成儿童体内正常菌群的破坏,降低儿童机体抵抗力,进而引起二重感染。年发表在英国《自然》(Natur)周刊上的一篇文章指出,使用抗生素有可能破坏肠道的先天免疫力,这也是引起耐抗生素细菌感染的原因,也是目前过敏问题高发的原因之一。家长对细菌耐药性的知识排在所有抗生素相关知识需求的最末,需要开展有效的合理用药宣传教育。
说说抗生素在使用上有哪些误区呢
误区一只选贵的,不选对的
3岁的歆歆得了气管炎,医生选用青霉素配合治疗,歆歆妈不满意,她要求医生:“不要考虑费用,只管开最好的药。”
正解:能用老一代抗生素控制并治愈的病就不用新的。因为滥用抗生素会造成耐药菌株的产生,对孩子今后用药不利。因此,最贵、最新并非是最合适的。
误区二过度治疗
4岁的林林,流涕3天伴轻微咳嗽,医生诊断为普通感冒,就给开了些板兰根冲剂,并安慰说林林会在短期内恢复健康。可林林父母执意要求使用头孢拉啶。
正解:父母以为只有用重量级抗生素才能控制病情。其实抗生素是针对细菌感染的,没有必要过度治疗。
误区三擅自减少用药剂量
敏敏妈怕药物有副作用,就自行将医生配给敏敏的药,做相应减少后再给她服。应该服3顿的减至2顿;2个刻度的药水减至1.5个刻度……导致敏敏由一般感冒变为鼻炎。
正解:医生选药,是根据疾病的性质、疾病的轻重以及用药对象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才决定用什么药、用多少剂量。父母擅自减少用药剂量,使药物应该起到的作用大大减少,不但不能治愈疾病,还会导致病情迁延或加重。
误区四频繁更换抗生素
医生给患了气管炎的小溪开了红霉素等药物。两天后,医院,更换了自认为好一点的抗生素;又隔两天,妈妈感到小溪情况没好转,医院就诊,要求使用更新的抗生素,结果换用了3种抗生素,小溪的病情也未好转。
正解:药物要发挥作用,需要足够的剂量,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即通常说的疗程。一个疗程一般为3天或3天以上。不断更换药物,不但不利于治疗,还容易诱发病菌的抗药性。父母应在孩子完成一个疗程的治疗后,若效果不明显,再在医生指导下换药,或做药物敏感试验,确定敏感的抗生素,切不可向医生指名要药。
误区五用用停停随心意
5岁的遥遥咳嗽、流浓鼻涕,吃了医生配给的抗生素才2天,病情就大为好转,爸爸认为抗生素有副作用,不能多用,就不给遥遥继续服了,结果病情反弹。爸爸又把未用完的抗生素让遥遥继续用,可遥遥的病情总不见好转。
正解:抗生素一旦使用,即使病情好转,还应继续使用到疗程完成。否则,可能会“放生”一些有较强抗药能力的病菌,使它们死灰复燃,不但造成病情反弹、迁延不愈,也容易使那些病菌产生抗药性。
2那么,导致“抗生素滥用”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
1.人们对使用抗生素存在根深蒂固错误认知
普遍认为抗生素=消炎药;只要使用抗生素就可预防感染;广谱抗生素优于窄谱抗生素;新的抗生素比老的好,贵的抗生素比便宜的好;使用抗生素的种类越多,越能有效地控制感染;频繁更换抗生素;一旦有效就停药等。
2.人们对抗生素的过分依赖,忽视了人体自身抵抗力
由于对抗生素存在许多的误区,导致人们对抗生素过分依赖。不管什么病都要用抗生素,否则,总会不放心,抗生素变成了一种心理安慰剂。患者对抗生素的过分依赖在一定程度又给医师一个滥用抗生素的借口,是感冒、发热就用抗生素。
3.医师给患者不正确的用药指导
有的医师凭经验或习惯性用药,或出于经济利益因素为患者用药,以及药师的用药指导作用得不到发挥,一定程度上误导、加重了抗生素的滥用。一般来说不提倡联合使用抗生素,因为联合用药会增加一些不合理的用药因素,由此引起的*副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就越高。单就感冒而言,感冒主要是由病*引起的,抗生素对各种病*感染是无效的,可医师在用药开具处方时不能严格执行治疗用药原则,为了增加治愈的把握,基本都采用抗生素和抗病*药物联合应用。
3那么,看完了上面那些误区,我们应该如何正取使用抗生素呢?1合理用药
目前抗生素仍是治疗细菌感染最有效的药物和最重要的手段。在明确诊断的情况下,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应用,特别是要限制预防性用药。根据医生建议掌握药物的剂量、给药途径、用药次数以及抗生素的不良反应,改变对抗生素的过分依赖心理。
但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严格掌握适应症,肝、肾功能不全者,应减少剂量或延长间隔时间。用药总量不宜过大,疗程不能太长,要按规定用量使用。一旦出现眩晕、耳鸣应立即减量或停用。若需要较长时间用药者,应定期做听力及肾功能检查。
2.普通感冒初期不需使用抗生素,治疗季节性反复呼吸道感染不要乱用抗生素,单纯性消化不良不必使用抗生素。
3.要重视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耳*性抗生素之间不能联合作用,也不宜分别与速尿、利尿酸等合用,否则会加剧听神经的损害,掩盖耳*性反应。
2中成药抗生素使用注意
1.中成药服用方法:与西药至少间隔半小时。
2.服药期间少食醋、酸性饮料、酸性水果及肉、蛋类。
3.含有甘草、麻*的中成药,服药期间不宜多吃菠菜、甘蓝、山楂、柿子。
*特别提示
上面介绍的抗生素使用方式,目的是为了方便父母正确给孩子服用抗生素。但这只能作为参考,因为根据孩子的情况,医生可能会有特殊的要求。另外,父母带孩子看完病,通常认为到药房拿药是最后一步,其实不然,药房的医生通常更了解药物的作用和使用情况,所以拿药时,请跟药师再次确认药物的使用方法,是双保险的做法。
本文参考:
1.《家庭医生》/抗生素使用指南/沈惠云赵仲龙
2.《中国医药指南年9月第8卷第26期》/抗生素使用基本常识的普及措施讨论/吴友云卢航洪梦婕
每个孩子都是上天赐予我们的天使,能够与他她相遇,是我们的缘分和福气。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只有父母人格健全,才能养育出健康的孩子,让我们与孩子一起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