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五一假期,会引发新冠二次浪潮吗
TUhjnbcbe - 2023/7/13 21:13:00

从去年年底新冠感染阳性人数激增,到目前感染人数回落并让生活逐渐回归到疫情之前的常态,很多人已经扫除了频繁核酸和长期口罩捆绑的阴霾。

但随着春节后又一个假期的来临,不少人开始担心“下一波”新冠疫情到来。那么疫情真的会再次爆发吗?疫苗还要打吗?五一假期,会不会引发新冠的二次浪潮。

新一波新冠疫情的两个主要担忧

1.抗体的半衰期会缩短:在此前的研究中发现,尽管感染后能获得高水平的中和抗体,但中和抗体在前6个月衰减较慢,在6个月后半衰期时间几乎缩短一倍,也就是快速下降,甚至9个月后面对原始*株也只有70%多的人具有对新冠病*的免疫力,且抗体水平不高。

2.新的变异株会让保护大打折扣。新冠变种目前主要是XBB变异株,在该类变异株下还有很多亚株,就像美国起初XBB出现后的传播速度已经令人咋舌,而后的XBB.1.5又迅速取代XBB成为优势*株;正当很多人认为XBB.1.5已经是新冠病*的尽头时,又出现了被命名为“大角星”的XBB.1.16。虽然很多人寄希望于XBB变异株不要进入国内,但事实上,就连XBB.1、XBB.1.5、XBB.1.16早已悄然进入国内。

图片来自互联网

根据4月22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感染疫情情况》信息,年9月26日至年4月20日,我国报送的新冠病*变异株中已经有株XBB变异株或亚株,并且最近一周在全国监测数据中占比超过30%。

五一假期,否出现新增变异株导致的二次感染高峰?

首都医科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表示,XBB.1.16变异株相较之前的*株多了一些变异位点,从而导致其免疫逃逸能力、传染性更强,但对于已经在去年12月、今年1月感染过的人群,其体内抗体还处在较高水平,所以目前来看二次感染的风险较小”,引起第二波疫情的可能性还是很小。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教授、病*学专家金冬雁称,最近刚发现已经传入的XBB.1.16*株是BA.2衍生的*株,致病性没有明显提高,无需过度担心。从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新冠疫情趋势来看,未来因XBB.1.16引起疫情在局部或全球大规模暴发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金冬雁还表示,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二次感染对身体的伤害会更加严重,对非高危人群来说,二次感染通常症状会相对轻微。不过,对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高危人群来说,二次感染同样有可能造成重症和死亡,对这部分群体仍然要加强疫苗接种。“老百姓应该以平常心看待新冠病*,未阳群体和高危人群应该特别注意防护,重点是保护老人。”

图片来自互联网

因此对于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及疫情的未来走向,总体比较乐观。

香港自年4月结束了一轮疫情“海啸”后,又分别在去年9月、去年12月到今年1月经历了两波疫情,目前处于第三波疫情。“现在香港整个社会对新冠疫情已经完全习以为常了,不会再把它当回事儿,就是平常心对待。

“在未来两三个月以内,此前没有‘阳过’的人感染风险较高。”李侗曾表示,从全球来看,二次感染占新发感染的比例都不超10%。也就是说,在新发的新冠阳性病例中,只有不到10%的人是二次感染的。随着病*不断变异,其免疫逃逸能力、传染性不断增强,还是要再次提醒此前从未感染过的人群做好防护。

在传染病研究专家总体认为,随着大家感染后的时间延长,二次感染的风险也在增加。五一期间,虽然会出现人口集聚现象,二次感染的风险会逐渐增加,但也不会像第一次那样在短时间内出现大量人群感染。并且之后的疫情高峰也不会像此前那么明显,可能会呈现一个较缓的波峰。同时,二次感染对于大部分免疫功能正常的人来说,症状会轻一些。所以无论是发生医疗资源挤兑还是重症高峰,都不会像此前的疫情那样严重了。

平时如何做好日常防护

图片来自互联网

对于那些平时抵抗力就比较低,或者是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来说,还是要减少外出次数才可以。

一是勤洗手戴口罩。口罩防止飞沫传播,这是病*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洗手防止接触传播,这是病*第二个最大的传播途径。

二是适量加强运动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也能让人充满活力,显得更加年轻。

三是保持充足的睡眠、健康的饮食、适当的锻炼、减少压力、戒烟限酒等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通过免疫细胞,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调节我们的免疫能力,增强我们的抵抗力。

四是健康合理饮食。建议低盐、低脂饮食,同时要均衡摄入营养,如富含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鸡、鱼、牛肉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芹菜、菠菜、甘蓝、橙子、苹果等,同时保证钙的补充,多饮水。

图片来自互联网
1
查看完整版本: 五一假期,会引发新冠二次浪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