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年终大盘点2013十大文化关键词
TUhjnbcbe - 2020/7/16 15:44:00

年终大盘点:2013十大文化关键词


2013年即将过去,透过喧嚣复杂的文化现象,梳理一年来的文化大事,不仅是对文化记忆的整理,更是对文化未来前景的一次展望。 传统文化的振兴和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成为2013文化风景线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两大亮点。国学、非遗、文物等一个个热词的背后,是国家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民族复兴的坚强决心;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拍卖业和动漫产业的突飞猛进,显示的是中国经济发展对文化的带动效应,也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不断夯实基础,为突破积蓄力量。 文化节俭令的出台,让原本愈演愈烈的文化浪费和奢靡之风戛然而止。抛弃了华美的包装和过度的渲染之后,文化以其本身的质朴之美重返大众视野,曾经高不可及的 贵族文化 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是文化发展的规律,也是文化自身力量的一次彰显。 从2013令人眼花缭乱的文化现象中,我们整理出了10大关键词,和读者共同回顾这一年文化曾经带给我们的喜悦、忧伤、兴奋和感动。从中我们能看到文化前进的脚步:有曲折、有蹒跚,有阻碍,但是方向却始终向前。 拍卖 今年4月,国际拍卖巨头佳士得在上海取得首张外资独资拍卖执照,虽然其暂时还不能在内地拍卖文物艺术品,但业内均认为,国内迟早会在法律上放松外资拍卖行参与内地文物艺术品拍卖活动的限制。 近年来,不断壮大发展的我国内地艺术品拍卖市场频繁引发国际拍卖巨头的关注,2005年,佳士得以商标授予的方式参与了刚刚成立的北京永乐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经营管理;2009年,国际另一大艺术品拍卖领*企业苏富比也进入北京。业内一度担心大批国外拍卖企业会蜂拥进入内地拍卖市场。 对于国际拍卖巨头咄咄逼人的态势,内地的拍卖大佬们也开始抱团正面迎战。嘉德、保利、匡时等内地一批龙头拍卖企业跨进了香港拍卖市场,和国际巨头抢夺市场。业内人士认为,国际大拍卖行到内地经营会为内地市场带来国际化的经营方式,带来遵纪守法、规范和诚信的经营样板,也会为内地培养更多的专业人士。同时,在国内文物价格如今已经基本超过国际市场的情况下,允许国际拍卖行在内地拍卖文物,将会更加有利于中国文物从世界上的各个角落回流至内地。 今年1月,苏富比和内地的歌华公司联合宣布将在北京建设自由港项目,建成后的自由港将作为一个税务优惠的存储地,并成为举行艺术拍卖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私人销售展览、巡展和教育活动的平台。而年末上海自贸区艺术品保税仓库的建成,也为国际拍卖巨头在华发展又提供了一处避风港。 点评:拍卖在中国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市场行为,尤其是国际拍卖巨头的动向,几乎可以成为*策的风向标和行业的晴雨表。从几大巨头在内地举办的几次拍卖来看,目前还处于试探阶段,拍品大多是工艺品,缺乏 硬货 。国际拍卖公司抢滩之后,要想全面铺开,尚需时日。

1
查看完整版本: 年终大盘点2013十大文化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