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又叫卷心菜、包菜、洋白菜等,是市场周年供应的叶用菜。南方一年四季都可种植,北方春、夏、秋三季均可栽种,甘蓝在调节蔬菜淡季,增加花色品种,解决市场供应上,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同时甘蓝也是冬春食用的主要蔬菜之一。本文主要叙述春甘蓝晚秋育苗的几个问题,确保幼苗安全越冬。
一、品种要选择对路
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春甘蓝从播种到收获都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在这么长的时间内,低温占主要时期,植株很容易接受低温影响通过春化阶段,造成未熟抽苔。因此,春甘蓝在选择品种上,要切记一定要选冬性强、早熟高产、抗逆性强的品种,或使用杂一代。凡是秋末冬初播种的,要用鸡心种、牛心种等尖头类。具体使用哪个品种,要根据地区自然条件、种植习惯、市场需求等决定。
二、严格播种时间
甘蓝喜温和冷凉的气候,不耐炎热,较耐严寒。植株生长最适温度15~25度,能在7~25度条件下正常结球。种子发芽最低温度2~3度,发芽最适宜温度18~20度。刚出土的幼苗抗能力差,当幼苗具有4~5叶期,耐寒能力增强。经过低温一段时间后,可忍受长期零下3~5度的低温和短时间零下10~12度的低温。根据甘蓝这些生长特性,防止因播种早,越冬幼苗大,发育提早,年后抽苔率高的现象。或者播种过晚植株较小,抗寒能力差。因此,为了早熟高产,不影响菜品质量,安排适时播种期,是做好育苗的重点。根据生产实践看,黄淮区域南部在10月中、下旬。不能早于10月初。
三、建床与播种
按照移栽一亩使用育苗地5平方米的面积备足苗床,深翻细耙,施足底肥,底肥以腐熟的有机肥为好,可提高地温,5平方米施有机肥50斤,复合肥0.5斤。翻耕耙细后做成宽80~厘米的畦子,备足搭棚材料。
播种前将种子用30度温水浸种6小时,浸种后在22~25度的条件下进行催芽。期间每天用青水冲洗干净,当种子有60%露白后即可播种。
苗床要浇透水,省去以后浇水次数,将种子均匀地撒在苗床上,盖草木灰拌的细土或细碎土杂肥,厚度一厘米左右。播种后为保温保湿,可在地面盖一层膜,当种子出土后,立即将膜撤掉,以免中午温度烧苗。
四、苗床管理
幼苗管理的目标是培育壮苗,到定植时没有通过春化阶段具有6~8片叶,茎粗壮,下胚轴和节间都短,叶片厚,色泽深,根系发达。
在措施上采用先控后促的方法,严格控制冬前生长量,以免幼苗越冬幼苗过大而发生未熟抽苔现象。因此,在年前苗床不施肥,少浇水,控制苗床温度过高。特别注意暖冬天气,苗床盖膜要晚,白天温度10~15度阶段不能盖膜,低于10度时盖膜,但要注意白天温度不能超过15度。
年后天气转暖时及时提高床温,白天温度控制在15~20度,并适当追施速效氮肥,并浇水促进幼苗生长。
在移前7天左右,进行揭膜或半揭膜进行炼苗。让苗适应外界气候,在不受冻的情况下,尽量使幼苗接受外界气温,达到壮苗移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