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孙静
9月14日记者从郑州海关获悉,面对复杂多变的外贸形势,我省济源市蔬菜种子出口克服重重困难持续走高。今年前8个月,济源海关共监管种子出口57.9吨,出口额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1%、16%。出口市场覆盖日本、韩国、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法国、荷兰、德国等十余个海外国家和地区。
种子被喻为农业的“芯片”,种业技术含量高、经济附加值高,是现代农业的产业高地,对富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济源市适宜的气候条件、肥沃的土壤和丰富的水利资源保证了蔬菜种子在出芽率、纯度、饱满度等多方面都达到或高于国际普遍适用标准,近年来海外市场越做越大。目前,济源蔬菜良种繁育面积达3.6万亩,年产各类蔬菜种子万公斤,其中白菜、甘蓝、萝卜种子占国内市场份额42.2%,十字花科蔬菜种子出口量全国领先。
国外疫情导致不同国家对进口产品的质量和检疫要求都发生变化。为帮助企业稳住海外市场,济源海关深入实施“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派出蔬菜种子繁育专业人员“一对一”结对帮扶企业,在收集梳理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检疫要求、指导企业对标相关国家和地区技术规范完善管理体系的同时,协助企业制定严格规范的田间管理制度,对农资、农药、种子等开展“五统一”标准化管理,动态化检查指导企业生产基地环境、病虫害防控情况、生产用药情况等,从源头上强化出口蔬菜种子质量安全,确保符合检疫要求。
“在各环节的严格把控下我们公司的蔬菜种子品质很高,这也是疫情发生以来,尽管国外市场动荡,但公司出口依然保持稳定性增长的根本原因。”济源市绿茵种苗公司生产负责人李林浩说,在办理通关手续中海关部门实行快验快放,优先办理出口蔬菜种子等农产品申报和出证,也为企业进一步提升了进出口效率,最大限度避免了产品滞留或积压。
编辑:王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