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2019年中国病理人工智能发展报告
TUhjnbcbe - 2025/5/30 0:56:00

在这次疫情中,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发挥了强大作用。在病理医生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人工智能病理诊断系统大大提升了诊断效率。基于人工智能的远程诊疗也能够实现患者居家诊断,减少了院内人群聚集,降低了感染风险。人工智能被多个领域认为是能够给行业带来颠覆性发展的技术,在病理诊断方面也不例外。众成医械研究院就中国病理人工智能的发展进行了整理分析。

行业概述

1、概念界定

病理人工智能是指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对数字化的病理切片进行诊断;其中数字病理技术是病理人工智能的基础,模型的构建是病理人工智能的关键。

数字病理的核心在于运用全玻片数字扫描技术,将众多病理切片通过扫描变为数字化的图像,为实现整个病理诊断的数字化提供基础;病理人工智能模型的构建包括图像特征提取、检测分析等步骤。

首先通过人工特征提取或自动特征提取将图像特征提取出来再构建相应的检测分析算法对细胞进行分类和分级,完成诊断任务。

2、优势分析

弥补病理医生的缺口。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有执照的病理科医生仅人,按照国家卫健委每张病床配备1至2名病理科医师的配置要求计算,病理医生缺口高达9万人。

辅助病理医生完成病理诊断,提升诊断效率。以往病理医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脑力劳动、依靠经验在显微镜下识别和判断病变组织,并粗略估算其细胞数量;而病理人工智能能自动检测数字切片中的病变区域并定量评估各项指标,帮助病理医生做出快速、准确、重复性高的病理诊断。

3、市场规模

我国医疗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已达到亿元,近年来保持高速增长。

病理人工智能属于AI+医疗领域的医学影像诊断细分领域,应用于疾病的诊疗环节,主要适用的技术包括数字化成像、图像识别、人工智能算法等,是人工智能结合医疗行业的重要分支。

我国医疗人工智能市场年均增长率达39.12%。根据中国数字医疗网统计,我国医疗人工智能市场规模从年的96.61亿元增长到年的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了39.12%。

图表1医疗AI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众成医械

4、潜在市场

病理人工智能潜在市场规模约亿元。病理诊断分为组织病理和分子病理两个层面,其中组织病理市场规模超过20亿元,细胞病理约为亿元。

病理诊断市场大致可划分为组织病理与细胞病理,前者为有创检查,多用于癌症等疾病的确诊与术中诊断;后者为无创或微创检查,适用于癌症普查,目前以妇科宫颈癌筛查(TCT)为主。

应用领域

目前病理人工智能已用于乳腺癌、神经胶质瘤、前列腺癌、宫颈癌等疾病分析,应用范围主要是细胞核特征的检测和分割、疾病良恶性诊断、疾病分级、染色分析以及早期筛查。

1、乳腺癌病理诊断

人工智能在乳腺癌筛查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就。

年在PathSoc大会上病理人工智能系统与病理学家开展比赛。其中病理人工智能组综合评分最高为.5分,而表现最好的病理学家为.5分,结果不相上下;年在中国病理年会的病理图像诊断人机挑战赛上,罗氏诊断、医院病理研究室、成都知识视觉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辅助诊断乳腺癌的人工智能系统作为参赛选手之一,与10位资深病理医师同场竞技,人工智能以0.1分之差仅次于第1名。

2、前列腺癌病理诊断

病理人工智能在前列腺病理癌诊断的良恶性分析上有较大潜力,目前已出现了超过三种的人工智能诊断方案。

其中美国科学家Kwak和Hewitt提出了快速诊断前列腺癌的多视图提升分类方法,基于强度和纹理的特征进行分割,实现良性和癌症的区分;Litjens等则提出了对活检标本中前列腺癌的检测应用卷积神经网络,试验结果表明卷积神经网络可用于快速分析大型临床试验数据库以提取相关病例,或自动注释疾病区域以允许快速定量。

3、宫颈癌病理诊断

人工智能对于宫颈癌的应用较早的是对于癌细胞的辨认和分割。

我国羽医甘蓝DeepCare公司研发的宫颈细胞涂片智能辅助筛查系统能够在1min内自动对数字化的宫颈细胞涂片进行分析,检测切片中存在的可疑病变细胞,并为医师标出可疑细胞的具体位置及亚型。

产业链分析

1、产业链简介

目前国内AI病理行业主要由上游的硬件设备、试剂生产商,中游的智能算法软件开发企业,医院、独立实验室和药企等应用终端构成。

图表2病理人工智能产业链示意图

数据来源:众成医械

2、产业链企业

病理AI上游企业以安必平、鸿琪科技、福怡股份为代表,主要提供病理检测试剂及病理智能诊断标准化前处理设备等服务。

中游企业如迪英加、视见科技、图玛深维等在病理、影像、放疗诊疗领域具备成熟医学影像分析软件平台,拥有相关核心算法与技术实力。

年由阿里健康牵头,兰丁高科、图玛深维等12家医疗健康AI企业共同建立面向医疗AI行业的第三方人工智能开放平台。

下游医院以及金域医学、华银健康等第三方检测平台,通过提供海量临床病理数据与产业链上游企业密切合作,进一步推进病理诊断的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部分企业业务覆盖全产业链。涉足全产业链的企业兰丁高科及麦克奥迪通过全方位打造从硬件设备、全自动智能化诊断筛查系统到第三方病理诊断中心,实现了一站式病理诊断服务的全覆盖。

图表3病理AI产业链代表企业介绍

数据来源:众成医械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9年中国病理人工智能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