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甘蓝软腐病症状及预防
TUhjnbcbe - 2020/12/21 19:08:00

甘蓝软腐病,又称水烂、烂疙瘩,是甘蓝包心后期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害在各地均有发生,易造成当季甘蓝减产,严重时甚至减产50%以上,甚至成片无收,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应注意预防。

1

甘蓝软腐病症状

甘蓝软腐病,一般在结球期发病,染病初期,在外叶或叶球基部出现水渍状斑,接着病部开始逐步腐烂,出现叶球外露或甘蓝植株基部逐渐腐烂成泥状,或塌地溃烂。染病中后期,叶球内部组织腐烂,包心处呈黏滑软腐状,并发出恶臭,叶柄或根茎基部的组织呈灰褐色软腐,严重的全株腐烂,病株一踢即倒、一拎即起。还有部分情况,甘蓝软腐病病菌从外叶边缘或心叶顶端向下侵染,或从叶片虫伤处向四周蔓延,最后造成整个菜头腐烂;腐烂球叶在干燥环境下失水变成透明薄纸状。田间发病严重时造成甘蓝减产50%以上,甚至成片无收。

2

甘蓝软腐病传播途径

该菌无明显越冬期,在田间周而复始、辗转传播蔓延。田间病株或土中未腐烂的病残体均可成为侵染源,通过雨水、灌溉水、带菌肥料、昆虫等传播,从菜株的伤口侵入。此外,有报道,软腐病菌从甘蓝幼芽阶段起,在整个生育期内均可由根毛区侵入,潜伏在维管束中或通过维管束传到地上各部位,在遇厌气性条件时才大量繁殖引起发病,称之为潜伏侵染。甘蓝潜伏带菌率有时高达95%,由于软腐病菌寄主广,经潜伏繁殖后,引起生育期或贮藏期发病。

3

甘蓝软腐病发病条件

病菌生长发育最适温度25~30℃,在湿度较大时危害严重,不耐光或干燥。软腐病菌主要在种子种皮中和病残组织中越冬,田间发病株、春栽的带病采种株、土壤和粪肥等均带有大量病菌,成为侵染来源。病菌经雨水、灌溉水、施肥和昆虫(地蛆、菜粉蝶等)传播,从伤口或自然裂口侵入寄主;土壤中残留的病菌还可从幼芽和根毛侵入,通过维管束向地上部运转,或潜伏在维管束中,成为生长后期和贮藏期腐烂的菌源。病菌从裂口侵入后发展迅速,损失最大。

4

甘蓝软腐病预防方法

(1)种植田块选择:尽可能选择前茬大麦、小麦、水稻、豆科植物的田块种植甘蓝,避免与茄科、瓜类及其它十字花科蔬菜连作。

(2)种植前深耕田地,清除病残枝并进行焚烧。

(3)注意田间湿度管理,尤其是雨季,实行沟灌或喷灌,严防大水漫灌。

药剂预防

(1)在甘蓝幼苗移栽5-7天,叶面喷施叶芭广谱2-3次,促进幼苗根系发育,提升幼苗抗病抗逆能力,减少*苗死苗发生;

(2)在甘蓝生长进入莲座初期,叶面喷施细菌立克1-2次,可以提升植株对软腐病、黑腐病、黑斑病等常见病害的抵抗能力,同时能促进植株对于营养元素的吸收和输送,茎秆粗壮、叶片肥厚、叶色鲜嫩;

(3)在甘蓝结球期前期和中期,此时为软腐病发病高发时期,分别叶面喷施细菌立克1-2次,可以提升植株对软腐病、黑腐病、黑斑病等病害的抗性,可以促进叶片结球,使叶球充实,产量增加,品质提高。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长按识别

1
查看完整版本: 甘蓝软腐病症状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