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菜蛾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害虫,其寄主可多达40余种,主要包括甘蓝、青菜、花椰菜、大白菜、油菜、塔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对甘蓝、花椰菜为害尤其严重。
小菜蛾在我国所有省市均有发生,年小菜蛾发生面积为14.67万公顷,到年发生面积为.33万公顷。我国小菜蛾在北方呈季节性分布,而在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小菜蛾周年发生,繁殖速度快、发生世代多、世代重叠严重,常年危害蔬菜生产。
成虫将卵产在叶的背面,初孵幼虫只取食叶肉,留下表皮,在菜叶上形成一个个半透明的斑,3-4龄幼虫可将叶片食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全叶被吃成网状,大大影响了蔬菜的正常生长,降低了蔬菜的产量和质量,严重发生时可减产90%以上,甚至绝收。
据统计,小菜蛾幼虫各龄期食量差异很大,1龄、2-3龄、4龄幼虫食量分别占整个幼虫食量的3%、19%、78%。因高龄幼虫比低龄幼虫抗药性强,因此,防治小菜蛾以3龄前幼虫为主。
小菜蛾成虫
小菜蛾幼虫取食青菜
发生规律
我国从北向南小菜蛾发生世代依次增加,东北地区一年发生2-3代,华北5-6代,华南地区包括海南20代以上。小菜蛾在北方主要以蛹越冬,南方各虫态均能越冬。我国小菜蛾始盛期从南向北逐渐推迟,小菜蛾在海南地区的始盛期一般在2-3月份,东北地区6-7月份,长江中下游地区上、下半年各有1个为害高峰。
小菜蛾防治难的原因:
方法二、释放小菜蛾天敌控制危害。其中菜蛾绒茧蜂、菜蛾啮小蜂、菜蛾姬蜂对小菜蛾的数量控制最明显。
化学防治农药选择
防治甘蓝上小菜蛾的部分登记药剂
来源:中国农业技术推广
甘肃
编辑:罗亚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