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前后,安定区高原夏菜全面进入丰收季
西出城区,沿着省道一路向前映入眼帘的是大片大片长势喜人的蔬菜这是安定人民辛勤劳作的成果菜地里
菜农正忙着摘菜,亲戚朋友一起来帮忙蔬菜收购市场内大大小小装满各类蔬菜的车辆停在恒温菜库前人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截至目前,安定区全区完成蔬菜种植面积16万亩,预计蔬菜总面积可达0万亩,总产量万吨,总产值30亿元左右。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品牌上午10点左右,在安定区高峰乡牌坊村剧场前,田宏夫妇和常富强夫妇正忙着给自家的甘蓝套保护套,然后将菜装到菜商的车上。
菜一装完,现场算账、领钱,田宏夫妇卖了斤,常富强夫妇卖了斤,“一斤1.35元,好得很、好得很!”拿着钱他们高兴地说到。交易结束,菜商赶紧给他们说:“明天有铲下的甘蓝就直接拉到我这儿卖,绝对不亏你们!”
据高峰乡副乡长闫伟介绍,高峰乡高寒阴湿,适宜种植高原夏菜,菜品极佳,近年来着力打造高寒无公害蔬菜品牌,以牌坊、关庄、麻地湾三村为中心建立了一个0亩标准化蔬菜种植示范基地,有效提升土地经营规模化、集约化水平,直接或间接带动农户户(建档立卡户36户)。
牌坊村村民汪彦清说:“我从今年四月中旬开始种甘蓝,除了栽的时候浇了一点水,就再没浇过,菜长得特别好。”下过雨的菜地里满是泥土,行动不便,但他干劲十足,汪彦清家今年种了18亩甘蓝,他和妻子一早上铲了0斤,装满了自家农用三轮车。“今年甘蓝行情好,现在可是‘金蛋蛋’喽!”中午吃过饭,汪彦清就要拉着这车“金蛋蛋”去内官营镇“菜库”销售。
四通八达开拓稳定销路走进位于内官营镇的定西宏远恒温保鲜有限责任公司,车来车往、热闹非凡,讲价声、谈话声中夹杂着全国各地的乡音。宏远公司占地70亩,有58个恒温菜库,一天交易出库量吨左右。八、九月是最繁忙的时候,4小时营业,全国各地的“菜老板”来这里租恒温菜库,收购蔬菜。
来自贵州的客商龙女士说:“安定的甘蓝,菜叶嫩绿,菜根比较小,品质好,发到全国各地都比较受欢迎。”
广东汕头的陈先生年就到安定区来收购蔬菜,他说:“我每年都来,租了三个恒温菜库,主要是收甘蓝,一天收80吨。白天收,现场打包,然后放到恒温菜库里保鲜,晚上再把当天收的甘蓝全部装上货运车拉到汕头的市场去卖。”在恒温菜库前,马小婷手法娴熟地给甘蓝套保护套。“我是一名大学生,到这儿打工的,每天的工作主要是包装蔬菜,一天可挣10元。开学我就要上大三了,利用暑假这两个月的时间挣点零花钱,补贴学费和生活费。”马小婷说。像她这样的包装工人遍布宏远公司。
宏远公司副经理曹治民说:“内官营镇、符家川镇、高峰乡等地的菜农把菜运到我们公司销售,他们不需要自己包装蔬菜,我们也不收取一分钱的费用。对菜农来说,不仅方便,还销路稳定。”近年来,内官营镇借助民间聚资及招商引资,先后在镇域建成蔬菜恒温储藏库11处间,日储藏量可达万吨以上。蔬菜上市期间,由00多人组成的营销队伍,在全国各大市场开展对外营销,并在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福建、江苏等省市开辟直销窗口33个,年销售量达40万吨。安定区大力发展蔬菜产业,高原夏菜已经成为安定区享誉甘肃的一张重要名片,年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了“内官”和“绿锐”牌蔬菜商标,蔬菜产业是安定区走向小康的主要产业之一。
安定区科学合理布局,培育标准化基地促品质,采取“高原夏菜与反季节蔬菜相结合、精细化蔬菜与速生叶菜互补、早中晚搭配、一年二至三茬”的种植模式,建成以市郊芹菜、西南部甘蓝和旱地多样化生产的域化特色蔬菜种植基地,有力地辐射带动了特色蔬菜产业在浅山区兴起发展,促进全区蔬菜产业快速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快速发展。摄影:牛小栋石建强
撰稿:牛静文
视频:张艳君
海报:李天凤
《定西日报》移动新闻客户端“新定西”
下载方式1.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