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解决国内赤松茸供应不足问题林下赤松茸
TUhjnbcbe - 2021/1/11 3:27:00

“林下经济”主要是指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发展起来的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森林旅游业。作为一种典型的现代生态林业模式,“林下经济”借助林地的生态环境,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优势,在林冠下开展农、牧、草、药等多种项目的主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共生。

据统计,目前我国林下经济收入数倍于林木收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全国集体林地林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年实现林下经济产值和农民林业综合收入稳定增长,全国发展林下种植面积约万公顷,实现林下经济总产值1.5万亿元。

以林下菌类种植的“林菌模式”为例,“林菌模式”充分利用林荫下空气湿度大、氧气充足、光照强度低、昼夜温差小的特点,以及食用菌生长喜阴、喜湿的特点,以麦秸、玉米秸等农作物废料为主要原料,在郁闭的林下种植多种可食用菌类。林菌模式在克服了夏季常规食用菌气温高、温度不易调节等问题的同时,也解决了农村焚烧秸秆问题,能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

赤松茸的种植,不仅使“空闲”的林下空间被充分利用,还修复了土壤、保护了环境,可以说是“一举三得”。

据相关数据显示,年中国赤松茸需求量17万吨,年产量仅为10万吨。年中国赤松茸年产值为21亿元,预计年赤松茸产值将达到亿元。赤松茸产品形态包括盐水菌、菌粉、菇酱、脆片等,应用场景广泛。

赤松茸含人体必需的多种矿物质如磷、钙、铁、镁等等,其中维生素PP的含量是甘蓝、西红柿、*瓜的10倍;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比黑木耳、香菇、平菇等其他食用菌的含量都高;更有较高的粗纤维含量,可以提供给人体丰富的膳食纤维;以中医有形补形之说,赤松茸还具备很好的补肾效果。

不论爆炒、煎炸,还是涮锅、煲汤,都是一道美味佳肴。口味鲜美、营养丰富的赤松茸不仅满足人们的口福,也将会为当地的职工群众撑开一把致富伞。

TUhjnbcbe - 2021/1/11 3:27:00

日前,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科学施肥指导专家组发布了年春季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其中包括露地甘蓝、设施番茄、辣椒、设施*瓜4种蔬菜的施肥建议。

一、露地甘蓝

1.施肥原则

(1)合理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用量,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

(2)肥料分配上以基、追结合为主;追肥以氮肥为主,氮磷钾合理配合;注意在莲座期至结球后期适当地补充钙、硼等中微量元素,防止“干烧心”等病害的发生。

(3)与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特别是节水灌溉技术结合,推荐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以充分发挥水肥耦合效应,提高水肥利用效率。

2.施肥建议

(1)基肥一次施用优质农家肥2-3方/亩。

(2)产量水平-公斤/亩,氮肥(N)13-15公斤/亩,磷肥(P2O5)4-6公斤/亩,钾肥(K2O)8-10公斤/亩;产量水平-公斤/亩,氮肥(N)15-18公斤/亩,磷肥(P2O5)6-10公斤/亩,钾肥(K2O)12-14公斤/亩;产量水平大于公斤/亩,氮肥(N)18-20公斤/亩,磷肥(P2O5)10-12公斤/亩,钾肥(K2O)14-16公斤/亩。氮钾肥30%-40%基施,60%-70%在莲座期和结球初期分两次追施,雨水丰富或土壤肥力水平较低的地块,在莲座期前封行时分配10%-15%的用量,磷肥全部作基肥条施或穴施。

(3)对往年“干烧心”发生较严重的地块,在苗期至结球初期施用硝酸铵钙;对于缺硼的地块,可基施硼砂0.5-1公斤/亩,或叶面喷施0.2%-0.3%的硼砂溶液2-3次。同时可结合喷药喷施2-3次0.5%的磷酸二氢钾,以提高甘蓝的净菜率和商品率。

二、设施番茄

1.施肥原则

(1)合理施用有机肥,调减氮磷肥数量,增施钾肥,酸性土壤需补充钙、镁、硼等中微量元素;推荐施用生物有机肥和促根类功能性水溶肥。

(2)根据作物产量、茬口及土壤肥力条件合理分配化肥,大部分磷肥基施、氮钾肥追施;生长前期不宜频繁漫灌追肥,重视花后和中后期追肥,中后期追肥以高钾复合肥或水溶肥为主。

(3)与高产栽培技术结合,采用“少量多次”的原则,合理灌溉施肥。

(4)土壤退化的老棚需进行秸秆还田或施用高C/N比的有机肥,少施禽粪肥,增加轮作次数,达到除盐和减轻连作障碍目的。

(5)提倡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做到控水控肥、提质增产、提高水肥利用效率。

2.施肥建议

(1)苗肥增施腐熟有机肥,补施磷肥,每10平方米苗床施经过腐熟的禽粪60-公斤,钙镁磷肥0.5-1公斤,硫酸钾0.5公斤,根据苗情喷施0.05%-0.1%尿素溶液1-2次。

(2)基肥施用优质有机肥4-5方/亩。

(3)产量水平-公斤/亩,氮肥(N)15-20公斤/亩,磷肥(P2O5)5-8公斤/亩,钾肥(K2O)20-25公斤/亩;产量水平-公斤/亩,氮肥(N)20-30公斤/亩,磷肥(P2O5)7-10公斤/亩,钾肥(K2O)30-35公斤/亩;产量水平-00公斤/亩,氮肥(N)30-38公斤/亩,磷肥(P2O5)9-12公斤/亩,钾肥(K2O)35-40公斤/亩。70%以上的磷肥作基肥条(穴)施,其余随复合肥追施,20%-30%氮钾肥基施,70%-80%分7-11次随水追施。苗期施1-2次肥,初花期1次肥,初果期1次。结果期根据收获情况,每收获1-2次追施1次肥,共4-8次(无限生长型次数多,量减少)每次追施氮肥(N)不超过4公斤/亩。进入盛果期后,根系吸肥能力下降可叶面喷施0.05%-0.1%尿素、硝酸钙、硼砂等水溶液,有利于延缓衰老,延长采收期以及改善果实品质。

(4)菜田土壤pH值小于6时易出现钙、镁、硼缺乏,可基施钙肥(Ca)50-75公斤/亩、镁肥(Mg)4-6公斤/亩,根外补施2-3次0.1%浓度的硼肥。

三、辣椒

1.施肥原则(1)因地制宜地增施优质有机肥,夏季闷棚之后推荐施用生物有机肥。(2)开花期控制施肥,从始花到分枝坐果时,除植株严重缺肥可略施速效肥外,都应控制施肥,以防止落花、落叶、落果。(3)幼果期和采收期要及时施用速效肥,以促进幼果迅速膨大。(4)辣椒移栽后到开花期前,促控结合,以薄肥勤浇。(5)忌用高浓度肥料,忌湿土追肥,忌在中午高温时追肥,忌过于集中追肥。(6)提倡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做到控水控肥、提质增产、提高水肥利用效率。2.施肥建议(1)优质农家肥4-5方/亩作基肥一次施用。(2)产量水平公斤/亩以下,施氮肥(N)6-8公斤/亩,磷肥(P2O5)2-3公斤/亩,钾肥(K2O)9-12公斤/亩;产量水平-公斤/亩,施氮肥(N)8-16公斤/亩,磷肥(P2O5)3-4公斤/亩,钾肥(K2O)10-18公斤/亩;产量水平公斤/亩以上,施氮肥(N)16-20公斤/亩,磷肥(P2O5)4-5公斤/亩,钾肥(K2O)18-24公斤/亩。(3)一般情况下氮肥总量的20%-30%作基肥,70%-80%作追肥,对于气温高、湿度大情况应减少氮肥基施量,甚至不施;磷肥可60%作基肥,留40%到结果期追肥;钾肥总量的30%-40%作基肥,60%-70%作追肥,追肥期为门椒期、对椒期、盛果期。盛果期根据收获情况,每收获2次追施一次肥,共3次。(4)在辣椒生长中期注意分别喷施适宜的叶面硼肥和叶面钙肥产品,防治辣椒脐腐病。

四、设施*瓜

1.施肥原则(1)提倡施用优质有机堆肥,老菜棚注意多施含秸秆多的堆肥,少施禽粪肥,实行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和秸秆还田。(2)依据土壤肥力条件和有机肥的施用量,综合考虑环境养分供应,适当调整氮、磷、钾化肥用量。(3)采用合理的灌溉技术,遵循少量多次的灌溉施肥原则。(4)定植后苗期不宜频繁追肥,氮肥和钾肥分期施用,少量多次,避免追施磷含量高的复合肥,前期追施高氮复合肥,中后期重视钾肥的追施。(5)蔬菜地酸化严重时,尤其是土壤pH值5以下,应适量施用石灰等碱性土壤调理剂。(6)提倡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做到控水控肥、提质增产、提高水肥利用效率。2.施肥建议(1)育苗期增施腐熟有机肥,补施磷肥,每10平方米苗床施用腐熟有机肥60-公斤,钙镁磷肥0.5-1公斤,硫酸钾0.5公斤,根据苗情喷施0.05%-0.1%尿素溶液1-2次。(2)基肥施用优质有机肥4-5方/亩。(3)产量水平-公斤/亩,氮肥(N)12-20公斤/亩,磷肥(P2O5)5-9公斤/亩,钾肥(K2O)15-24公斤/亩;产量水平-公斤/亩,氮肥(N)20-28公斤/亩,磷肥(P2O5)9-15公斤/亩,钾肥(K2O)24-36公斤/亩;产量水平-1公斤/亩,氮肥(N)28-36公斤/亩,磷肥(P2O5)15-18公斤/亩,钾肥(K2O)36-48公斤/亩;产量水平1-公斤/亩,氮肥(N)36-45公斤/亩,磷肥(P2O5)18-24公斤/亩,钾肥(K2O)48-60公斤/亩。(4)全部有机肥和磷肥作基肥施用,初花期以控为主,秋冬茬和冬春茬的氮钾肥分7-9次追肥,越冬长茬的氮钾肥分10-14次追肥,结果期注重高钾复合肥或水溶肥的追施。每次追施氮肥数量不超过4公斤/亩。追肥期为三叶期、初瓜期、盛瓜期,盛瓜期根据收获情况每收获1-2次追施一次肥。广告:读完文章,是不是觉得含速效氮,钙镁锌硼氨基酸的?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解决国内赤松茸供应不足问题林下赤松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