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强化“三区”联防和“四带”布控,层层阻截诱杀迁飞成虫,治早、治小全面扑杀幼虫。西南华南周年繁殖区重点扑杀境外迁入虫源,控制当地危害损失,延缓北迁时间,减少迁出虫源数量;江南江淮迁飞过渡区重点扑杀迁入虫源,压低过境虫源基数;*淮海及北方重点防范区加强监测预警,科学用药防控,保障生产安全。粘虫:加强监测预警,突出抓好东北、西北和*淮海等玉米产区高密度点片集中统一防治,严防局部暴发成灾危害。草地螟:重点加强内蒙古大部、山西和河北北部、东北西部成虫监测,做好成虫诱杀和幼虫集中扑杀,严防农田大面积危害。
三年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要点1.加强监测预警
按照统一方法,增设测报网点,加密布设高空测报灯、性诱等监测设备,开展大区联合监测,信息实时共享,全面掌握成虫发生动态。以玉米为重点,定点定人定田,加强系统观测和大田普查,掌握产卵数量、幼虫密度、被害株率,明确重点防控区域和关键防控时期,确保不因监测预报不到位贻误最佳防控时机。
2.实施“四带”布控
一是边境防线。在西南华南周年繁殖区加密布设监测防控带,诱杀境外迁入成虫,遏制当地滋生繁殖,减轻危害损失,减少北迁虫源。
二是长江防线。在江南江淮迁飞过渡区布设监测防控带,扑杀迁飞过境成虫,控制幼虫危害,压低虫源繁殖基数。
三是*河防线。在*淮海布设监测防控带,监测和诱杀迁入成虫,加强大田普查,对集中发生区实施统防统治、零星发生区实行点杀点治,保护*淮海玉米生产安全。
四是长城防线。在华北、西北和东北南部布设监测防控带,限制北迁成虫,降低东北和西北发生危害风险。
3.优化技术措施
一是理化诱控。在成虫发生高峰期,采取高空诱虫灯、性诱捕器以及食物诱杀等理化诱控措施,诱杀成虫、干扰交配,减少田间落卵量。
二是生物防治。以西南、华南草地贪夜蛾周年繁殖区为重点,采用球孢白僵菌、绿僵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苏云金杆菌等生物制剂早期预防幼虫,保护利用夜蛾黑卵蜂、螟*赤眼蜂、蠋蝽等天敌,促进可持续治理。
三是科学用药。对虫口密度高、集中连片发生区域,抓住幼虫低龄期实施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对分散发生区实施重点挑治和点杀点治。推广应用乙基多杀菌素、茚虫威、甲维盐、虱螨脲、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等,注重农药的交替使用、轮换使用、安全使用,延缓抗药性产生,提高防控效果。
来源:农业农村部
养猪方针
一个专门为养猪人发声的信息导航!
目前有五万养猪户组成了我们的大家庭,你还在等什么?
长按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