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灰霉病
甘蓝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菌(Bottytiscinerea)引发的一种真菌病害,除为害甘蓝外,还可为害西红柿、茄子、白菜、萝卜等多种蔬菜,常常造成作物大量减产。
固定布局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识别要点
甘蓝灰霉病在甘蓝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生。
1.苗期感病时,表现为幼苗呈水浸状腐烂,上生灰色霉层;
2.成株染病时,多从底部叶片先发病,初时病部水浸状,呈褐色或淡红褐色,引起腐烂,并发展到茎基部,导致上部叶片萎蔫;或者从外部叶片扩展到内层的叶片上,后来腐烂。
3.茎基部发病,病部变褐腐烂,由下向上发展,外叶凋萎,扩大到整个叶球,以致腐烂。
4.干燥时,不长灰霉,虽然腐烂,但没有臭味。
防控措施
1.严把种子关
确保甘蓝种子不带菌,不能选择未经检疫的甘蓝种子,否则易造成难以弥补的经济损失。播种前,种子进行消*处理。在50℃温水中浸种20min后,放入冷水中冷却,然后捞出种子,晾干备用。
2.轮作倒茬
通过轮作倒茬减少病害的发生。发病比较严重的田块实行与非十字花科蔬菜(如瓜类、茄果类、豆类、芹菜、菠菜)轮作两年以上。
3.土壤消*
播种前,用多菌灵2~2.5kg/亩与细沙土30~50kg拌匀撒在土表将地耕翻,使药剂与土壤彻底混合。
4.合理密植
合理的栽培密度有利于田间透风透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5.合理施肥
重视农家肥,控制化肥施用量。播种前,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在生长期控制氮肥的施用量,控制植株生长过旺,减少未熟抽薹。不要盲目追施,一般可在定植后25d后浇缓苗水,同时追施尿素10~15kg/亩、硫酸钾10kg/亩。
6.清洁田园
注意苗期通风排湿,保持覆盖物清洁,增加透光率。病叶、病残体及时清除出田外深埋或烧毁,减少病菌在田间传播,防止病害大面积扩散。
7.用药建议
25.5%啶菌噁唑EC、50%啶酰菌胺WG、50%咯菌腈WP、10%苯醚甲环唑WG和75%百菌清WP对其甘蓝灰霉病菌*力较高。啶菌噁唑+咯菌腈(1∶3)、啶菌噁唑+苯醚甲环唑(1∶1)、啶酰菌胺+咯菌腈(1∶3)和啶酰菌胺+苯醚甲环唑(1∶1)对甘蓝灰霉病菌*力增效作用显著,防效均达86%以上,其中25.5%啶菌噁唑EC+50%咯菌腈WP的防效最高为95.32%。
注:(1)具体使用方法见产品包装上使用方法;(2)药剂需要交替使用。
知识来源
(1)吾格丽尼沙·阿不都拉等《和田地区甘蓝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2)王秋萍等《甘蓝灰霉病防治药剂筛选及田间应用》。
固定布局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End-
可能你还想了解
KNOWMORE
农业部关于印发《农业技术试验示范与服务支持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关于编制《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规划(—年)》的通知
我国高*农药退市时间表
穷人和富人买菜!令人深思!
懒汉脱贫小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