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蔬菜种子播种前处理技术说课稿何伟涛
TUhjnbcbe - 2021/9/8 19:16:00
白癜风专家李从悠 http://m.39.net/disease/a_5426407.html

一、说教材

本课内容是属于《蔬菜生产技术》北方本,本书是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蔬菜生产技术教学基本要求编写的,适合中等职业学校种植专业学生使用,是种植专业的主要专业课。该教材既介绍了蔬菜生产的基础理论,更侧重于实践技能的培养。实训——浸种与催芽技术,需要学生在了解常见蔬菜种子特性的基础上,认真学习浸种、催芽技术,并能依不同种类蔬菜种子选用恰当方法进行实际处理,使学生掌握蔬菜种子常用的浸种催芽技术。该技术为蔬菜培育壮苗奠定了基础,温烫浸种、热水烫种与防止或减轻苗期病害有直接关联。是提高蔬菜播种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栽培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之一。结合教材知识特点和中职学生理论基础薄弱,实践操作性强的特点,特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掌握蔬菜种子常用的浸种催芽技术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浸种技术的动手操作能力

3、德育目标:培育学生理实一体化理念和勇于探索精神

基于以上我对教材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确定,所以我本节内容的重点确定为让学生掌握浸种方法的技术环节,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而难点是依具体种子灵活运用浸种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说教法

本节内容与蔬菜种子特性、种子萌发所需条件等内容联系紧密,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采取了启发式、实践指导式教学法;为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应用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利用多媒体、实验等教学手段。主要目的是通过上述教学手段,再现知识产生的过程,突破学生在旧知和新知形成过程中的障碍。另外,也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节省了时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说学法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从自己的体验获取知识和技能、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在理论部分问题引导,使学生新旧知识连接,并对不同方法进行比较学习;在浸种方法操作过程中,分组练习,组内合作,组间评比,在动手中习得技能,采取了研讨式、比较式、协作式等多种学习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菜豆种子分别用干播法和湿播法进行播种,让学生猜一猜那种方法先出苗?为什么?

理由:引起学生注意,迅速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所要探索的问题。

(二)知识链接、启发探究

1、知识链接

导入新课后,知识点必然使蔬菜种子萌发阶段、所需条件浮出水面,进行链接引导。

理由:学生分析哪一种播种法先出苗的原因时,自然而然地会联系到这一层面,而该内容又与本节知识点有着紧密关系,且对于学生学习新知起到了衔接、缓冲的作用,不使之突兀,而是顺理成章。

2、启发探究学生思考后,得知只有先进行浸种催芽才能有良好的出苗效果,那么怎么进行呢?是否所有蔬菜种子处理方法一样呢?引出浸种方法。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对不同浸种方法进行展示,并结合问题诱导,让学生思考不同方法适应处理对象;在后两种方法学习中适时进行病原物致死条件内容补充,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温汤浸种、热水烫种的另一作用;与此同时注重三种方法处理的不同之处,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使学生初步感知浸种技术,并能归纳出浸种的作用。

吸足水分的种子,活力充沛,蠢蠢欲动,要马上对其进行催芽处理,引出催芽技术。结合多媒体展示其流程,并引导学生注意不同蔬菜种子发芽适温,从而得知催芽温度范围。

理由:先由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多发现、多思考、多分析比较,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用多媒体课件优势,展示浸种、催芽知识,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尝试重点达成教学目标。

3、知识讲解过程

一、浸种

(一)、浸种方法

1、一般浸种可用20~30℃的水,浸种1~2小时。

常用于种皮薄,易吸水的种子。如:结球甘蓝、白菜、菜豆、豇豆等

2、温汤浸种

采用50~55℃的水(水量为种子量的5~6倍)种子投入温水后,不断搅拌10分钟左右,并随时补给温水。至水温降到30℃时,继续浸泡一定时间,一般3~4小时。

此法多用于种皮较厚,吸水较难的种子。如辣椒、*瓜、番茄、西葫芦等。

3、热水烫种

用70~80℃的水处理蔬菜种子。其要点是种子必须是经过充分干燥的,水量不超过种子量的5倍;烫种时要用2个容器,来回倾倒,至水温降到55℃时,再改为不断搅拌10分钟左右,并随时补给温水。水温降至30℃左右时停止,继续浸泡6~8时。冬瓜则需要浸泡10~12小时。

此法用于种皮厚、难吸水的种子。如:黑籽南瓜、冬瓜、茄子、韭菜等

(二)、浸种作用

促进吸水、消*作用

二、催芽

将已经吸足水的种子用保水透气的材料(如湿纱布)包好

置于适温条件下

每4~5h翻动种子包1次

每天用清水投1~2次

当大部分种子露白时,停止催芽,准备播种

(三)方法尝试、技能练习

展示实物(蔬菜种子、烧杯、水温计等),学生分组操作,我将学生分为A、B、C三组,要求每组推荐三人为代表,分别进行三种浸种方法操作,每组有两人操作,一人评定并解说,其余学生观察操作,并评判。

理由: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理实一体化理念,实践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在自我实践中体会学习的真谛。同一组内可探讨不同浸种方法能处理的蔬菜种子种类、操作过程中的技术环节、规范等,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不同组间竞赛评比,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深化重点、突破难点,从而达成教学目的。

(四)课堂巩固、开放训练

1、学生总结讨论

理由:通过学生自己讨论,总结得失,使印象深刻,更加巩固新知。

2、开放训练(让学生准备一份浸种材料)

理由:该材料准备,要求学生了解各蔬菜种子特点,发芽温度等内容,需学生凭积累和收集相关资料、研究整理方可完成,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和不断进取探索的精神,让学生明白学无止境,要不断发展、完善自我。

3、练习题

1)蔬菜种子浸种方法主要有哪些?

2)蔬菜种子浸种的作用是什么?

3)蔬菜种子催芽温度要求是怎样的?

(五)、教学反馈:分析学生在学习实验时可能出现的情况,针对学生暴露出的问题,采取哪些应变措施。下次教学时,尽量避免这些错误,提前纠正。

(六)、归纳总结:通过授课,归纳本节课教学目的,自己的得失情况,传授了哪些知识,并且将其纳入原有知识的体系之中。加强知识之间纵横联系的复习,培养各种能力。同时提出一些思考性的问题,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为下一节课教学做好充足准备。

板书设计:

一、浸种

(一)、浸种方法

1、一般浸种

可用20~30℃的水,浸种1~2小时。常用于种皮薄,易吸水的种子。

如:结球甘蓝、白菜、菜豆、豇豆等。

2、温汤浸种

50~55℃的水(水量为种子量的5~6倍),不断搅拌、一般3~4小时。

用于种皮较厚,吸水较难的种子。如*瓜、番茄、西葫芦等。

3、热水烫种

用70~80℃的水,种子须是干燥的,水量不超5倍;烫种时要用2个容

器,来回倾倒,至水温降到55℃时,再改为不断搅拌10分钟左右,水

温降至30℃左右时停止,继续浸泡一定时间。此法用于种皮厚、难吸

水的种子。如:黑籽南瓜、冬瓜、茄子、韭菜等。

(二)、浸种作用

促进吸水、消*作用

二、催芽将浸泡好的种子捞出,沥去多余的水分,用湿纱布或毛巾将

种子包好,放在恒温箱中(喜温、耐热性蔬菜25~30℃,耐寒、半耐

寒性蔬菜20~25℃)催芽。催芽过程中每天用清水淘洗一次,当胚根

长1~2㎜时播种。

理由:可以使本节教学内容清晰明了,难重点突出;课堂上便于指导学生实践和作笔记;课后利于学生再学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蔬菜种子播种前处理技术说课稿何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