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白菜-辣椒-甘蓝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技术
基金项目:贵州省蔬菜产业科技扶贫“321示范工程”资助项目;贵州省辣椒产业技术体系资助项目。
_何建文
蔬菜产业是贵州省十二大特色优势产业之一,在推动贵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山地现代特色高效农业发展贡献较大。近年来,贵州省高度重视蔬菜产业发展,保障蔬菜供给已成为重大的民生问题。受传统种植习惯的影响,贵州省多数地区实行一年一熟的耕作制度,土地利用率极低,土地资源浪费严重,优势土地资源未能合理利用。
因此,结合贵州省山地气候特性,探索出一套适宜贵州省中高海拔地区(海拔800~1 100m)的蔬菜高效接茬模式,旨在提供土地利用效益,实现蔬菜周年生产,提高菜农种植收益,从而保障贵州省蔬菜的周年生产和供给。
1 品种选择
早白菜品种选择冬性强,耐先期抽薹、生长期较短、抗软腐病,高产、优质的品种,如“黔白5号”“黔白9号”“韩国强势”等;辣椒品种选择型优质、抗病、高产品种,如“长辣红帅”“红辣18”“遵辣9号”等;甘蓝品种选择早熟牛心甘蓝,如“上海牛心”“重庆牛心甘蓝”等。
2 茬口安排
该模式适宜于贵州省海拔800~1 300m的区域。其中海拔800~1 100m,1月平均温度5.0~6.6℃的地区,春白菜2月中旬播种,3月上旬定植,4月中旬上市。海拔1 100~1 300m,1月平均温度4.2~5.0℃的地区,春白菜2月底播种,3月底定植,地膜覆盖栽培,4月底上市;辣椒3月下旬至3月底播种,4月下旬至5月底定植,7月下旬至10月上旬采收;甘蓝9月中下旬播种,10月中下旬定植,翌年2月初至2月底采收。
蔬菜产业是贵州省十二大特色优势产业之一,在推动贵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山地现代特色高效农业发展贡献较大。近年来,贵州省高度重视蔬菜产业发展,保障蔬菜供给已成为重大的民生问题。受传统种植习惯的影响,贵州省多数地区实行一年一熟的耕作制度,土地利用率极低,土地资源浪费严重,优势土地资源未能合理利用。
因此,结合贵州省山地气候特性,探索出一套适宜贵州省中高海拔地区(海拔800~1 100m)的蔬菜高效接茬模式,旨在提供土地利用效益,实现蔬菜周年生产,提高菜农种植收益,从而保障贵州省蔬菜的周年生产和供给。
1 品种选择
早白菜品种选择冬性强,耐先期抽薹、生长期较短、抗软腐病,高产、优质的品种,如“黔白5号”“黔白9号”“韩国强势”等;辣椒品种选择型优质、抗病、高产品种,如“长辣红帅”“红辣18”“遵辣9号”等;甘蓝品种选择早熟牛心甘蓝,如“上海牛心”“重庆牛心甘蓝”等。
2 茬口安排
该模式适宜于贵州省海拔800~1 300m的区域。其中海拔800~1 100m,1月平均温度5.0~6.6℃的地区,春白菜2月中旬播种,3月上旬定植,4月中旬上市。海拔1 100~1 300m,1月平均温度4.2~5.0℃的地区,春白菜2月底播种,3月底定植,地膜覆盖栽培,4月底上市;辣椒3月下旬至3月底播种,4月下旬至5月底定植,7月下旬至10月上旬采收;甘蓝9月中下旬播种,10月中下旬定植,翌年2月初至2月底采收。
3 定植前准备
3.1 播种育苗
早春白菜采用大棚+小拱棚穴盘育苗,辣椒采用大棚或小拱棚+穴盘育苗或漂浮育苗,甘蓝采用露地育苗或穴盘育苗,遮阳网覆盖遮阴降温。
3.2 整地起垄
选择土壤肥沃疏松,深耕整平,定植前每667m2施腐熟的农家肥2 000~2 500kg、复合肥50kg作基肥,或667m2施有机肥200~300kg、复合肥40~50kg。高厢起垄覆膜,厢面宽50~80cm,沟宽30~50cm,厢高20cm。
3.3 定植密度
地膜覆盖培双行单株Z字型定植,白菜667m2种植密度在3 500~5 000株,辣椒667m2种植密度在2 200~2 500株,甘蓝667m2种植密度在3 300~3 500株。
4 田间管理
4.1 肥水管理
大白菜:移栽后浇足定根水,缓苗后施1次腐熟清淡粪水提苗,莲座期补施0.5%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溶液提苗,全生长期667m2施用纯氮不能超过18kg,采收前20d内禁止叶面喷施氮肥。浇水要掌握勤浇浅浇,以保持地表温度,保持土壤湿润,采收前1周停止浇水,施肥浇水在傍晚进行为宜,夏季雨水较多时,注意排水,另外还需防止暴雨淹苗埋心,暴雨过后及时中耕松土。
辣椒:移栽缓苗后,随水追施浓度为0.3%~0.5%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溶液提苗。在开花结果期,每667m2再随水追施复合肥10kg(分2次追肥,开花坐果期和盛果期,每次追肥量为5kg),或花期叶面喷施0.5%磷酸二氢钾和硼肥1次。
甘蓝:定植后及时浇定根水,生长期追肥4次,苗期1次,莲座期1次,卷心后再追施2次,可用腐熟的清粪水或沼液每50kg加入10.2%~0.4%尿素施用。追施氮肥,应早施,以减少硝酸盐在蔬菜中的残留和积累,减少无机氮肥的用量和次数,禁用硝态氮肥,适当补钾肥和锌肥。在卷心初期用0.2%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追肥,对促进包心提高产量和品质很有效。
4.2 整枝打杈
根据辣椒品种特性进行适当的整枝打杈,除朝天椒留3~4侧枝外,其它类型品种门椒以下抹除侧芽,不留侧枝。
4.3 病虫害防治
4.3.1 白菜病害防治
霜霉病用40%疫霜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交替使用喷雾,隔7~10d施1次,连续防治2~3次。病*病用抑*星1 200倍液,或1.5%植病灵1 000倍液,20%病*A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喷雾。软腐病用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72.2%普力克水溶性液剂1 000倍液,隔7~10d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4.3.2 辣椒病害防治
疫病用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银法利+嘧菌酯悬浮剂800倍2~3次。炭疽病用噻霉酮1 000倍、苯甲嘧菌酯1 500倍或25%咪鲜胺锰盐750倍交替施用,连续喷2~3次,每7d使用1次,连喷2~3次。青枯病用春雷霉素+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14%络氨铜水剂800倍液灌根,间隔7~10d,连用2~3次。病*病用病*A或20%盐酸吗啉胍铜可湿性粉剂,宁南霉素加20%盐酸吗啉胍加锌肥兑水1 000倍,叶面喷施,每7d喷1次,共喷3~4次。
4.3.3 甘蓝病害防治
霜霉病发病初期选用25%瑞*霉800倍液,或64%杀*矾800倍液,或40%疫霜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交替使用喷雾,隔7~10d喷1次,连续防治2~3次。黑腐病用72%农用链霉素4 000倍液或新植霉素800倍液或中生霉素1 000倍液防治。软腐病用72.2%普力克水溶性液剂1 000倍液,或30%DT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隔7~10d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4.3.4 主要虫害防治
蚜虫、蓟马等传*害虫,用2.5%鱼藤酮乳油400~500倍液或7.5%鱼藤酮乳油1 500倍液均匀喷雾1次,或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21%噻虫嗪悬浮剂3 000倍液交替喷雾。夜蛾、斜纹夜蛾等害虫,用16 000IU·mg-1的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或1%甲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3 000倍液交替喷施,每隔7~10d使用1次。
5 采收
白菜:大白菜叶球长成后要及时采收。采收不及时,容易发生软腐病,也会因成熟过度而裂球,影响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采收前不得使用粪肥作追肥,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采收后削去根部,适度祛除没有食用价值的边外叶。远途运输产品应于傍晚或清晨收获,待降温后于零晨后装车运输,或置于冷库先经预冷处理再装车运输。
辣椒:分批采收,青椒转色变硬即可采收,红椒在果实完全红熟后采收。采收应尽量选择晴天采收,采收产品要求新鲜、果面清洁、无杂质,无虫及病虫造成的损伤,无异味,色泽一致,质地脆嫩,无机械损伤,无腐烂。
甘蓝:根据市场行情,随时采收上市,以防造成损失。接近收获前不得使用粪肥作追肥,要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采收前1个月内禁止叶面喷施氮肥,使硝酸盐含量达到无公害生产标准。采收后去除老叶、*叶和多余的茎叶,然后进行分级包装上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