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应对拉尼娜极端天气,合肥市发布抗灾保供2
TUhjnbcbe - 2022/5/2 15:07:00
北京荨麻疹医院那家好 http://m.39.net/pf/a_9150723.html

根据气象部门信息,年是“双拉尼娜年”,今冬明春可能再次形成拉尼娜事件。预计年冬季(年12月~年2月)合肥市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0.5~1.0℃,冷空气活动频繁,季节内冷暖波动较大。其中12月气温偏高,1-2月偏低。极端最低气温-10~-7℃。雨雪量较常年偏少2成左右,有阶段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部分地区有气象干旱发生发展。

为落实市“菜篮子”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做好我市“菜篮子”重要产品稳价保供工作的有关意见》的通知》精神,有效保障“菜篮子”重要产品供应,应对气候变化异常,减少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近日,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编写了《合肥市秋冬季农业生产技术指南》。

本次共邀请农业行业首席专家编写了21项技术指南,分上下两册。其中上册为种植类,包括《合肥市秋冬季蔬菜生产技术指南》等12个技术指南;下册为养殖类,包括《合肥市秋冬季生猪生产技术指南》等9个技术指南。现予以发布,指导各地抗灾保供,保障农业稳定生产。

一、合肥市秋冬季蔬菜生产技术指南

——设施种植首席专家工作室

1.合肥市秋冬蔬菜栽培主要品种

合肥市秋冬季种植的露地蔬菜主要有:乌菜、小白菜、韭菜、大蒜、大葱、莴苣、菠菜、萝卜、大白菜、棵白菜、甘蓝、芥菜等;设施蔬菜主要有番茄、辣椒、茄子、*瓜、韭菜、青花菜、花椰菜、甘蓝等;水生蔬菜有莲藕、荸荠、慈姑等。

2.应对秋冬季节生产关键措施与注意事项

2.1科学选用优良品种选择适宜良种。除了要按照目标市场的消费习惯,选择商品性好、优质高产多抗蔬菜品种外,乌菜、甘蓝、花椰菜、萝卜等秋冬季露地蔬菜,要注意早中晚熟品种合理搭配,*瓜、番茄、辣椒、茄子等设施栽培蔬菜要根据设施的结构性能和栽培技术措施选用熟性适宜的品种,远途运输的蔬菜要选用耐贮耐运的品种。

2.2合理安排种植茬口根据合肥当地的气候特点、设施结构性能、栽培模式和重大病虫害发生规律,确定适宜的季节茬口。露地蔬菜既要注意避开气象灾害和病虫害高发期,又要注意防止因播期过于集中,影响合理安排劳动用工,造成集中采收供过于求。设施蔬菜要注重按照目标市场蔬菜价格变化规律、当地冬春气候特点、不同棚室的结构性能,合理安排秋延后栽培和秋冬茬、冬春茬生产及品种结构。

2.3加强田间管理

2.3.1加强露地蔬菜田间管理

秋冬露地蔬菜主要有乌菜、小白菜、大蒜、韭菜、大葱、莴苣、菠菜、萝卜等,在选择耐寒、耐抽薹、品质优良的品种类型基础上,应尽早腾茬耕翻冻垡或晒垡,抓紧培肥播栽,确保在低温前齐苗活棵,为增产增收打好基础。在田越冬蔬菜要加强水肥管理,保持土壤墒情适宜。寒潮来前,要保持土壤湿润,喷施叶面肥、提高植株抗逆性,撒施作物秸秆或腐熟有机肥,提高蔬菜耐寒性。降温幅度较大时,夜间加盖草帘、薄膜、遮阳网、秸秆等,减轻冻害。

2.3.2加强设施蔬菜田间管理

设施在田蔬菜主要有番茄、辣椒、茄子、*瓜、西葫芦、韭菜、青花菜、甘蓝等。进入盛果期茄果类蔬菜,要及时追施膨果肥,每采收2-3次追施高氮高钾冲施肥5kg每亩,趁天暖地暖水暖时进行。温度低于5℃时,要增加多层覆盖材料保温。深冬季节,视气温情况在棚内加设“二膜”、“三膜”或“四膜”加保温被或草帘,在大棚四周加设“围裙”膜,以减少室内热量散失,增强保温效果。晴天出太阳后1小时在棚下风口或日光温室顶部适当通风,揭除草帘、无纺布等保温材料,降低棚内湿度,防止徒长、减轻病害。

(1)温度管理。一是覆盖地膜,提高室内温度和降低空气湿度。二是进行多层覆盖,在大棚内搭建中棚或小拱棚,同时加盖保温保温材料(如保温被、无纺布、草帘等)。三是在棚内设缓冲间,减少工作人员出入时带入冷空气。四是严格控制揭盖时间。上午揭下保温覆盖物后,以室内温度不明显下降为宜;下午室内温度降至20℃时盖上保温覆盖物,尽量减少夜间热量散失。五是积极培土,低温、降雪、冰冻或者寒流到来之时,将中耕土培于蔬菜根旁,有效疏松土壤,防止根系被冻伤,促进根系生长,保障根系活力。六是人工增温。若遇到极端低温时,可采用人工增温。人工增温以节能环保为原则,如利用火炉、电灯、电热风机、大棚增温块、热风炉等补充气温;用电热线、地暖管道等补充地温。

(2)光照管理。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透光率高、流滴性好、耐候性强的多功能复合棚膜。及时用抹布、拖把等清除棚膜上吸附的灰尘和杂物等,保持棚膜较高的透光率。在晴好天气及时揭盖保温材料,增加光照时间,同时,注意及时落蔓并摘除病叶、老叶,增加通风和透光。若遇连续阴雨天气有条件的可进行人工补光。

(3)肥水管理。冬季蔬菜水分管理掌握“五浇五不浇”的原则,即“晴天浇水,阴天不浇;午前浇水,午后不浇;浇小水,不大水漫灌;浇温水,不浇冷水;暗浇水,不浇明水”。如果作物表现缺水时,可选寒流过后,选择晴好天气,采用膜下滴灌的方式浇小水。冬季蔬菜生长发育缓慢、需肥少,追肥以腐熟的有机肥和生物菌肥为主,减少化肥使用。在寒流来临前,可选晴天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0.3%硝酸钙+1%葡萄糖液或甲壳素、海藻酸等叶面肥或植物源生长调节剂等,补充植株急需的中微量元素等,提高蔬菜植株抗寒能力。需追肥时,最好配合滴灌施入,实行水肥一体化管理。

(4)气体管理。有机肥施用量不足或无土栽培的设施蔬菜,应增施二氧化碳气肥,使设施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达到适宜水平(前期蔬菜功能叶较少时ppm-ppm,旺盛生长期光温适宜时ppm,光温不够好时ppm左右,光温条件差时不施用二氧化碳)。中午气温较高时应注意通风换气,排除设施内的有害气体。

(5)植株调整。设施果菜的种植密度较大,要加强植株调整,及时吊蔓,适时落蔓,注意整枝、打杈、打老叶,防止郁蔽遮光。注意适当疏花疏果,适时早采收,以防植株因负担过重而早衰。

2.3.3加强冬季育苗管理翌年春提早茄果类、瓜类蔬菜11月中下旬陆续进入育苗播种期。品种选择耐低温弱光、优质高产、适销对路的好品种。播前做好种子、穴盘、苗床等消*处理,优先采用穴盘基质育苗。播种选择冷尾暖头天气进行,高温出苗,适温壮苗,低温炼苗。连续阴雨雪天气,进行人工补光,控水蹲苗,防止高脚苗。温度低于10℃时,辅用电热线、热风炉等设备加温。齐苗后要结合病虫害防治,喷施叶面肥培育健苗壮苗。

2.4加强病虫害绿色防控优先采用农艺、物理和生物防治技术。

2.4.1农艺防控因地制宜应用不同科属蔬菜轮间套作、水旱轮作、嫁接换根、土壤消*和修复、膜下滴灌,以及冲施微生物菌肥、氨基酸等,增加根系活性,提高植株抗逆性等农艺防治措施。

2.4.2物理防控采用长效流滴消雾功能膜薄膜、防虫网阻隔等预防病虫害,采用*蓝板和频振杀虫灯等诱杀蚜虫、粉虱、蓟马和鳞翅目害虫,采用地面全覆盖、通风排湿措施等防治低温高湿病害。草害严重的田块,黑白双面、银黑双面地膜除草。

2.4.3生物防控应用性诱剂、生物农药等措施防控病虫害。

2.4.4合理应用化学防控技术设施蔬菜冬季主要预防蚜虫、美洲斑潜蝇、烟粉虱等害虫,灰霉病、霜霉病、猝倒病等低温高湿引起的病害。防治蚜虫、烟粉虱等害虫,可选择阿维菌素、螺虫乙酯、呋虫胺、吡虫啉、乙基多杀菌素等。灰霉病、霜霉病、猝倒病等低温高湿病害,阴雨天气选用烟雾剂或粉尘剂。

2.5灾害性天气管理

1
查看完整版本: 应对拉尼娜极端天气,合肥市发布抗灾保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