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份“最脏水果排行榜”在网络热传。草莓一直位居榜首!!!
EWG每年都会公布蔬果农药残留量,根据排名,今年(年)农残第一名依旧是草莓,并且草莓已经连续5年进入榜首,其次为菠菜,和羽衣甘蓝。
这则消息让不少人感到焦虑。草莓还能不能吃了?
其实,这个排行榜的数据来自美国农业部,而对于同样的数据,农业部的解读却完全不同。
虽然大多数果蔬都「检出」农残,很多检出的种类还不止一种,但绝大多数的农残含量都远远低于限量标准,所以美国农业部的结论是:市场上的农产品,安全性不值得担心。
那国内草莓农残高不高?
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报告,年中国农产品检测合格率为97.4%。考虑到市场上的绝大部分产品都合格,偶尔遭遇几次「超标」,其绝对量也较为有限,没有必要焦虑担忧。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不打农药的草莓你可能根本吃不到,因为草莓是一种高度依赖人工干预的农产品,而这些残留都是可被身体接受的,都是在安全剂量范围内的。
当然,残留的农药毕竟不是人体需要的物质,如果可能,还是应该尽可能去规避。
如果很担心草莓的农残,那么就尽量从大型连锁超市或者信誉良好的商家购买。
还担心?那就洗一洗。食用蔬果前请用流动水清洗处理,即可去除大多数农药残留,像草莓经清洗和去除蒂头后,农药残留去除率可达47%至92%,而包叶菜类如甘蓝、卷心菜等,农药大多残留在外叶,可先剥除2至3片外叶后,以流动水浸洗即可。
顺便一提,完全成熟的草莓才会好吃,但完全成熟的草莓会很快坏掉。
明智的做法是尽可能「不保存草莓」,当天吃完是最好的!
如果非要说一个不建议吃草莓的理由,大概不是「脏」,而是贵!
果蔬怎么洗,才干净?
其实我们要正确看待农药,如果可能,当然是尽可能的避免食用任何带有微小农残的食物。
现在很多的农产品,水果蔬菜等等,从种植培育到结果,都需要农药产品来处理土壤、杀灭害虫、调节生长等等。出售到商场前,也会经过严格的监测筛选,一般都是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
如果担心农药残余,最好的方式就是冲洗。由于农药的物理化学特性、使用方式、果蔬品种及食用部位存在差异。常见的果蔬清洗方式有很多种,它们各有特点。
01
焯水
焯水是比较健康的烹饪方式,既可以省火也能减少植物油的使用。在热水中,农药的溶解性增强,因此去除农残的效率比冷水高。
焯水时,蔬菜中水溶性的营养成分会流失一部分,比如维生素C,所以焯水时间不能太长。研究显示,焯水1~10分钟,去除农残的效果都不错,而且并不是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考虑到营养流失的因素,建议焯水1~2分钟为宜。比如清水漂洗“广东菜心”5~10分钟,可以去除甲胺磷残留30%左右,而焯水1分钟就可以去掉90%以上。
很多绿叶菜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但有不少蔬菜和水果不适合焯水。
02
去皮
对那些表层有蜡质的果蔬来说,水溶性的农药难以穿透,而脂溶性的农药一般也会被固定在蜡质层中。
去皮是最可靠的去除农残方式之一,大约可去除90%以上,不过绿叶菜不适用。对于那些内吸性强的农药,虽然削皮的农残去除效率会降低,但依然是有效的。
直接清洗去皮或浸泡5~10分钟后再去皮,农残去除效果接近,因此,建议大家直接清洗后去皮,不用浸泡。
包叶菜类如甘蓝、卷心菜等,农药大多残留在外叶,可先剥除2至3片外叶后,以流动水浸洗即可。苹果、*瓜等果蔬去皮会流失一部分营养,如抗氧化物、膳食纤维等。
03
清水
清水浸泡、流水冲洗是最基本的果蔬清洗方式,它简单、廉价、适用面广。
很多研究表明,长时间浸泡对去除农残并没有好处。一般认为10~15分钟的浸泡效果较好,这是因为,浸泡时间过长,果蔬会重新将农药吸附进去。
此外,多次浸泡和一次长时间浸泡区别不大,直接流水冲洗的效果也并不好。
对于*瓜、苹果等瓜果类,如果不准备去皮,可以浸泡后在流水下搓洗、擦洗。
01
淘米水、面粉水
淘米水和面粉水均为弱碱性,这可能与其中的淀粉和矿物质有关。在弱碱性环境下,有机磷农药的去除效率比清水略高一些。
此外,面粉、淀粉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吸附作用,有助去农残。
俗话说“病从口入”
农药残留一直是餐桌上的一大隐患
长期食用会对身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甚至危及到家人生命安全
学会了这几招,让每个人都远离农药残留